曾一度风行的由湖南作家浮石撰写的《红袖》、《青瓷》两部小说,让许多读者第一次接触到了拍卖行业背后的黑幕。那么,目前国内的拍卖行业是否真的如浮石在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乱象丛生、黑幕重重呢?
在许多消费者的印象里,拍卖正如电视剧里表现的那样,拍卖师站在台上不断地刺激竞买者涌跃举牌,在数到三以后就敲槌定音。事实上,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公开竞购的办法,把拍卖的商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正是拍卖行的重要特征之一。拍卖公司作为中介方,根据拍卖成交价格,按一定的比例分别从卖方和买方处各收取一定佣金,因此,成交价格越高,拍卖行获利也越多。正是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许多拍卖行都绞尽脑汁追逐高价,甚至不惜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与各方参与者勾结,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其实际结果是既影响了拍卖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侵害了参与竞买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准入门槛低导致鱼龙混杂
调查发现,准入门槛过低是导致当下拍卖业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国合法在册登记的拍卖公司有2000多家,仅北京就有300多家。据业内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北京的300多家拍卖公司当中,有数量可观的公司被业内人士戏称为“死公司”。所谓“死公司”,就是基本不从事拍卖业务,有的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只从事过一次拍卖活动就偃旗息鼓了,有的甚至自注册以后就没有做过一笔拍卖业务。
据了解,注册一家普通的拍卖公司只需100万元注册资金和1名拍卖师,即可注册开张。专营艺术品拍卖的公司,注册资金要求达到1亿元,除了1名拍卖师,还需要有5名评估师方可获批。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造成“死公司”的主要原因是拿不到活儿,也就是拿不到用于竞拍的标的物。还有一种情况是出资人虽然对拍卖有兴趣,但不懂业务,所以也很难立足。占“死公司”比例更多的是那些为某一笔业务而专门注册的拍卖公司,此类公司在做完一笔业务后就基本进入休眠状态。
另外,据这位知情人介绍,除了公司准入门槛低以外,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也相当低,除了拍卖师和评估师需要通过考试获取资质外,其它从业人员则没有准入标准,导致目前从事拍卖行业的人成分复杂,素质也是千差万别。用知情人的话说:“谁都能干!一句话,你想它有多乱,拍卖市场就有多乱。”
拍卖艺术品暗藏“款”玄机
熟悉拍卖行业的人都知道,在拍卖艺术品过程中,许多拍卖行都会玩一个叫“款”的玄机:比如某拍卖公司现场拍卖一幅标注为齐白石先生的画作拍品,在说明书中加上括弧,括弧内注有“齐白石款”字样。据业内人士介绍,加上这个“款”字就是一个玄机。即如果拍品被鉴定为赝品,竞买者要起诉拍卖行,拍卖行就可以指定这个“款”字进行诡辩:说明书并没有说这就是齐白石的画作真品,标注的是落着齐白石款的拍品,也就是告诉你,只是这个“款”是齐白石款。
当然,对于懂行的人来说,只要标注着这个“款”字,其实就是明确地表示:该艺术品可能有问题,你自己看着办。某业内知名专家解释说,其实加不加这种字样都一样,因为按照我国现行的行业规则,拍卖行不负责担保拍品的真伪,即使在拍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模糊表述。
目前,市场上仅有极少数大的拍卖公司为了公司声誉,在审查拍品时尽可能杜绝赝品,拿不准或品相不好的不收。即便是真品,艺术质量不够好也不收。
“虚造”与恶炒并举
在电视剧《大染坊》里,许多观众第一次知晓了民国时期拍卖行对于“托儿”的专业叫法:“虚造”。而在眼下的拍卖市场,大量使用“托儿”已经是行业内尽人皆知的通用潜规则了。
一般情况下,“托儿”的作用就是在现场喊高价。而在记者亲历的一场拍卖会上,场上出现若干面露凶光的光头男子,公然站着举牌,而且以挑衅的目光四下张望,示意谁也不许举牌,以此方式低价获得拍品。据业内人士介绍,因为找“托儿”等原因,在拍卖现场大打出手的事时有发生。
另外,艺术品拍卖市场恶意炒作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比如,把某一画家作品炒高,做法很简单,用老百姓的说法,自己的东西自己高价买回来,目的就是为了造声势、抬身价,欺骗性很强。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恶炒案例:某商人看准某位画家,在其尚未成名、画作价钱不高的时候大量购买,之后通过自拍自卖等多种方式进行恶炒。当这位画家的画作被炒热之后,再将此前所购画作悉数高价拍卖出手,获利极大。当部分参与竞买者意识到吃亏上当时,该商人早已脚底抹油——溜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拍卖业存在问题远不止这些,大量的暗箱操作手段尚未曝光,已经暴露出来的很多操作手段也都行走在非法操作的边缘。